关于福建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述评
[03-21 23:17:32] 来源:http://www.kuaixuela.com 高中政治论文 阅读:9224次
概要:省委于1962年10月15日至11月12日召开工作会议,传达了党的八届十中全会精神,会议“一致认为,主席关于阶级形势、矛盾的指示,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。”并根据中央的精神,开始对以包干到户为特征的“单干风”进行批判。随后,于11月14日一15日召开的中共福建省委第一届第十八次全体委员会议,通过了(关于贯彻执行中央“关于进一步巩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、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”的决议》。决议又对包产到户做了进一步的定论。指出“今年夏收前后刮一股‘包产到户’的单干风。这股风在一些地方刮得很大,使一些人一时受到迷惑。”认为在农村中真正刮单干风单干的,主要是少数的富裕农民。地主、富农和残余反革命分子是趁机进行破坏,他们利用我们工作中的某些缺点、错误和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困难,或者利用某些社、队干部脱离群众的作风,生产队办得不好等,大闹“包产到户”,刮起单干风。从而强调“包产到户就是单干,这是走社会主义或者走资本主义的两条道路的斗争。”为此,中共福建省委第一届十八次全会决定:为了纠正包产到户的“单干风”,进一步巩固集体经济,于今冬明
关于福建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述评,http://www.kuaixuela.com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对国内阶级斗争的形势作了错误的估计和判断,认为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始终存在着阶级斗争,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,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。要求党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,从现在起,阶级斗争要年年讲,月月讲,天天讲。正是从“反修防修”的战略出发,中央决定在全国发动一场普遍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。福建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,于1962年底开始发动,随后,由于中央对社教运动的不断升温加码,几次重新部署,几经周折,至1966年“文化大革命”运动爆发才不了了之。长达数年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,是建国后重要的政治运动之一,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留下了很深的烙印。
(一)
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召开后,中共福建省委于1962年10月15日至11月12日召开工作会议,传达了党的八届十中全会精神,会议“一致认为,主席关于阶级形势、矛盾的指示,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。”并根据中央的精神,开始对以包干到户为特征的“单干风”进行批判。随后,于11月14日一15日召开的中共福建省委第一届第十八次全体委员会议,通过了(关于贯彻执行中央“关于进一步巩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、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”的决议》。决议又对包产到户做了进一步的定论。指出“今年夏收前后刮一股‘包产到户’的单干风。这股风在一些地方刮得很大,使一些人一时受到迷惑。”认为在农村中真正刮单干风单干的,主要是少数的富裕农民。地主、富农和残余反革命分子是趁机进行破坏,他们利用我们工作中的某些缺点、错误和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困难,或者利用某些社、队干部脱离群众的作风,生产队办得不好等,大闹“包产到户”,刮起单干风。从而强调“包产到户就是单干,这是走社会主义或者走资本主义的两条道路的斗争。”为此,中共福建省委第一届十八次全会决定:为了纠正包产到户的“单干风”,进一步巩固集体经济,于今冬明春在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。于是,各地围绕着刹住“单干风”,先后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。但由于对包产到户的问题,从干部到群众的认识并不一致,“个体生产积极性还高于集体生产积极性”,使得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初始时,“旗帜不鲜明,号角不响亮,声势不大”。
1963年中央的二月工作会议要求各地抓紧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后,福建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才真正全面的展开。2月1日一6日,省委在长乐召开会议,对开展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进行了全面的部署,叶飞作了(关于开展农村社会主义教育间题的报告}。接着召开省直机关17级以上党员干部大会,对开展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进行了动员。2月19日,中共福建省委发出了《在农村放手发动群众,厉行增产节约,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紧急指示》。指出农村社会主义教育的内容是:宣传“三个主义”(社会主义、爱国主义、集体主义),反对“三股歪风”(即资本主义、封建主义、铺张浪费),“三要三不要”(即要社会主义,不要资本主义;要集体,不要单干;要勤俭办社,不要铺张浪费)。强调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采取“以点带面、点面结合”的办法逐步展开,以正面教育为主,打击极少数坏人。运动必须从生产入手,紧密结合生产、推动生产,通过运动提高大多数干部和社员的觉悟,提高大多数社员集体生产的积极性,使社会主义正气压倒一切歪风邪气,使“六十条”和勤俭办社、民主办社的方针得到进一步贯彻。
www.kuaixuela.com 在方法上,要求分三个步骤展开社会主义教育运动。第一步,通过大宣传、大讨论,使群众认清形势,明确方向,正确认识国家、集体、个人三者的关系,伸张正气,压倒各种歪风邪气。在提高觉悟的基础上,联系本地的实际情况,抓住妨碍生产、妨碍集体经济巩固的几个突出间题,逐个加以解决。第二步,进一步贯彻“六十条”,解决社内、队内巫需解决又能够解决的问题,进一步改善经营管理;整顿和健全党、团、妇女、民兵等基层组织。第三步,总结评比,表扬好人好事,进行民主选举,检查落实生产规划,掀起生产高潮。为了领导社教运动的开展,省委成立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领导小组。
根据部署,各地普遍以县为单位,召开三级干部会议,不少县领导干部带头“洗手洗澡”,帮助社、队干部放下包袱。在社、队干部初步“下楼”后,开展了大宣传、大发动,对广大社员进行社会主义、集体主义、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,以帮助社员划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界限,并结合处理一些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间题。在提高群众阶级觉悟的基础上,集中力量打击地主富农分子的复辟活动和投机倒把活动。据1963年5月的统计,全省开始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有11655个大队,占总数的71%。同时,据35个县的不完全统计,干部通过整改退出土地58842亩,现金548905元,粮食458927斤。福州市的基层干部退出现金66063元,粮食341担,土地9138亩,林木18010根,布票2645尺。过去不参加劳动的基层干部也纷纷脱鞋下田。“干部脱鞋下田、参加劳动对群众影响很大,干部作风深入了,和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了”。
运动之初,由于福建省委强调“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必须从生产入手,紧密结合生产进行,通过教育来推动生产”。要求县、社、队都要有专人领导生产,有关部门必须帮助生产队切实解决当前生产上必需解决的实际间题,保证做到不违农时。强调运动不能占用生产时间,一般应采取白天生产,晚上开会的办法,但也不要天天晚上开会,而且会议要短小精干,以免疲劳群众等。特别是在1963年4月8日,中共福建省委针对全省严重干旱的实际情况,发出了(关于立即把农村工作转到以抗旱生产为中心的紧急通知》。通知要求在农事大忙季节,应把社教运动暂告一段落,整社、整党工作也暂时停止,农村工作应把抗旱和春耕生产作为当前的中心任务。正由于注意处理好社教运动与生产的关系,并没有对经济工作产生大的影响。
(二)
1963年5月20日,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印发(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(草案)(即“前十条”)的通知。根据中央的精神,中共福建省委于7月召开工作会议对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进行了新的部署和安排,决定全省社教运动按3年计划、争取两年完成,采取点面结合的办法,分期分批开展。随后,中共福建省委发出(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开展“四清”运动试点工作的通知》,要求各地以地委为单位,搞一个公社的试点,由地委书记或副书记亲自蹲点掌握,并决定龙溪地委选一个产粮区公社,南平、三明地委各选一个林区公社,龙岩、福安地委各选一个老区公社,晋江地委选一个侨区公社进行试点。为此,全省共抽调2400多名干部(其中地委正、副书记、常委以上干部25人,县委正、副书记、常委92人),分别在22个公社,316个生产大队,3558个生产队开展试点工作。由于中央(前十条}对国内政治形势作了过于严重的判断,认为“被推翻的地主富农分子,千方百计地腐蚀干部、篡夺领导权。有些社队的领导权,实际上落在他们的手里。”从而使社教的内容开始突破原有的初衷,强调在试点中主要“抓住五个要点,即阶级斗争、社会主义教育、‘四清’、组织阶级队伍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。要以阶级斗争为纲,在解决政治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之后,紧接着又开展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,最后通过整顿基层组织、建立和健全各项制度,把运动成果巩固下来”。而且要求在林区主要解决利用国家木材进行投机倒把、乱砍乱伐,地富反坏纵火烧山,破坏山林资源的问题。渔区主要解决自发资本主义势力大搞渔货投机活动,大挖集体墙脚的问题。侨区主要抓走私套汇、倒卖侨汇票证、暗娟聚赌等问题。产粮区主要解决分散集体经济,多分自留地,多开荒,包产到户,副业单干等问题。在老区主要抓“有的封建势力、叛徒、盗窃‘老革命’名义,篡夺了领导权,造成长期落后的局面”的问题。
标签:高中政治论文,高中政治教学论文大全,高中政治小论文,政治教学 - 高中政治论文